銅陵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藥事查房意見反饋表
發布時間:2020-09-10 點擊數:1308
檢查病區 | 骨傷科 | 檢查日期 | 2020-9-3 |
病歷日期 | 2020年7月-8月 | 病歷份數 | 5 |
參檢人員 | 章健,毛名揚,李查格,陳琪 | ||
存在問題 | |||
應醫務科要求,本次藥事查房抽查病歷為骨傷科2020年7至8月間歸檔病歷5份,用藥合理性較之前有很大進步,主要存在以下個別不合理現象: 一、抗菌藥物使用欠規范。 1、預防感染用藥時機掌握不當。住院號為2002703、2002038、2001979、2002107和2001987的病例均在手術后才使用抗菌藥物,達不到預防手術切口感染的目的。 2、預防感染用藥療程過長。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中明確指出,一類切口、清潔-污染手術預防用藥時間為24h,污染手術必要時可延長至48小時。延長用藥時間并不能進一步提高預防效果,且預防用藥時間超過48小時,反而導致耐藥菌感染機會增加。住院號為2002703、2001987、2001979的病例均存在上述問題。 3、抗菌藥物使用指征不足。住院號為2001987的患者,因肋骨骨折入院行保守治療,無明顯感染癥狀,各項臨檢指標也無證據支持,醫囑連續10天靜滴頭孢唑林,屬不合理用藥。 4、藥物治療方案病程錄記載不全。住院號為2002038的患者行“雙足砪趾外側嵌甲內生甲+部分甲床切除術”,7.17送檢的創面分泌物培養+藥敏雖為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感染,但結合患者臨床癥狀和預后,可判定之為定植菌,無需特別處理。但病程錄中并未提及針對這一結果的解釋與處置方案。同時患者出院帶藥用以預防感染的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分散片則對MRSA無效,也屬不合理用藥。 二、存在重復給藥現象。 住院號為2001979的患者因“橈骨下端骨折”,同時使用了兩種非甾體抗炎藥-氯諾昔康和艾瑞昔布,增加胃腸道出血和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風險。艾瑞昔布僅限于骨關節炎疼痛的治療,醫保限制為二線用藥,使用時需提供一線藥物無效的證據,該病程錄中并無特殊記載。 三、住院號為2001979的患者連續使用注射用七葉皂苷鈉17d,增加了患者腎功能損害的風險,也增加了醫療費用。
| |||
藥事會合理用藥與處方點評組意見 | |||
受檢科室整改意見和措施 | |||